糖尿病的近期指標—糖化白蛋白

糖尿病的近期指標—糖化白蛋白

小馨(化名)是一位一型糖友,再過幾週就要迎接家中新成員,已經懷孕26週的小馨,最近主治醫師抽血檢查糖化白蛋白,小馨覺得很奇怪,以前都是檢查「糖化血色素(HbA1C)」,為何這次檢查糖化白蛋白呢?來~讓小編來說明一下。(延伸閱讀:寶貝,我要你比我健康)

什麼是糖化白蛋白?

糖化白蛋白(Glycated albumin),簡稱GA。白蛋白是血漿中主要的蛋白質,佔60%,它會被血液中的葡萄糖糖化,產生「糖化白蛋白」,糖化的程度取決於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當血液中葡萄糖濃度越高,糖化的程度就越大,糖化白蛋白指數就越高,白蛋白的糖化速度相較血色素快,半衰期較短大約12~19天,可以反映過去2~4週的血糖平均狀態。對醫療人員與糖友而言更能了解短期內的血糖變化。

哪些人適合使用「糖化白蛋白」來評估血糖控制狀態

糖化血色素(HbA1C)是衡量血糖控制的黃金指標,但容易受紅血球變異影響,如慢性腎病變、懷孕、貧血、出血等,相對糖化白蛋白則不受紅血球變異因素影響。由於糖化白蛋白主要成分為蛋白質,如果蛋白質代謝異常導致白蛋白壽命變短時,其數值也會受影響,如肝硬化、腎病症候群、甲狀腺功能異常等。像上述個案小馨處於懷孕階段,容易有貧血,會影響糖化血色素指數,無法反映血糖實際狀態,比較適合採用糖化白蛋白來評估。(延伸閱讀:什麼是糖化血色素)

那些狀況比較適合使用糖化白蛋白指標來衡量血糖控制成果呢

● 短期血糖有明顯變化者:處於藥物調整時期、生活習慣改變、感染期間。
● 紅血球結構或代謝異常:大部分的貧血(缺血性貧血、溶血、出血..)、第四期腎病變、懷孕、血色素變異(鐮刀型貧血、地中海型貧血)、新生兒糖尿病。

很多人對糖化白蛋白很陌生,如何判讀呢

糖化白蛋白使用的單位也是百分比(%),因此,對照糖化血色素可能比較容易讓糖友了解。以下的對照表,是以2014 年日本學者發表的轉換公式 HbA1c = 0.216 x GA + 2.978,整理成簡易的表格。


轉換公式:HbA1C=0.216XGA+2.978

以小馨這個案例而言,依據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建議懷孕中糖化白蛋白的控制目標應訂於15.8%。


參考文獻
1. 內科學誌 2020:31:170-179
2. 劉漢文醫師網站http://hanwenliu.blogspot.com/2020/01/GA-A1c-conversion.html
3.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 2018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