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糖尿病遇見憂鬱症
劉阿姨罹患糖尿病已有20餘年,今天兒子陪劉阿姨回診,她木然的坐在衛教室的診療椅上,雙眼空洞,兒子表示這一陣子媽媽變的足不出門,也都不太說話,食慾差飯量吃的很少,劉阿姨疑似罹患憂鬱症,衛教師建議轉診至身心科。
沒有為什麼 ?有時,它就是莫名的降臨 !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憂鬱症盛行率約3%,2020年造成人類失能的前十大疾病,『憂鬱症』排名第一名。它會造成患者無法與外界連結,除無法外出工作外,嚴重者有自殘或自殺行為,這個疾病普遍地存在全世界各個國家,但卻嚴重被低估的精神疾病。
有時憂鬱症跟重大創傷、壓力、失落有關,但有時什麼也沒發生,就莫名憂鬱起來。
憂鬱症與糖尿病有很高的共病機會
根據研究糖尿病患有2-3倍的機會罹患憂鬱症,在美國只有25%~50%的糖友被診斷且獲得治療。同樣地,憂鬱症的患者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了60%,兩種疾病的共病率很高。兩者之間關係尚未清楚,可能來自於以下幾個原因:
1. 嚴格的血糖控制,導致抑鬱症狀。
2. 糖尿病引發併發症和相關健康問題,加重抑鬱情形。
3. 憂鬱症引發不良生活型態,例如:不健康飲食、少運動,造成肥胖,最後導致糖尿病。
4. 憂鬱症的發作干擾日常血糖管理任務。
(延伸閱讀:施打胰島素等於糖尿病末期?)
憂鬱症是一種精神疾病,它不僅僅是心情不好
根據診斷標準,憂鬱症共有九大症狀,至少有四個症狀以上,並持續超過兩週,就可診斷為『憂鬱症』。
憂鬱症症狀:
1. 每天大部分時間有憂鬱情緒,如悲傷、沮喪、煩躁、鬱悶
2. 提不勁兒,喪失興趣或喜樂
3. 食慾與體重產生變化
4. 嗜睡或失眠
5. 精神運動性遲緩或激動
6. 疲累失去活力
7. 罪惡感或無價值感,負面想法
8. 專注力或思考能力減退
9. 反覆性出現「死亡」意念
該如何治療憂鬱症?
可分為兩部分進行治療。
● 心理治療:認知行為治療或正念認知治療等方式。
● 藥物治療:新一代抗憂鬱藥物,可改善大腦血清素或是正腎上腺素調整分泌,副作用少。
輕度憂鬱症以調整壓力,自我調適的心理治療方式為主,中、重度憂鬱症則以藥物治療優先,搭配心理治療。如果糖友感覺到有憂鬱症的症狀,請不要獨自面對,向您的主治醫師求助。失控的血糖會讓憂鬱症病況更嚴重,積極控制血糖,由醫療團隊協助,適時藥物治療,可以幫助糖友走出低落的情緒。(延伸閱讀:罹患糖尿病我的人生變黑白嗎?)
參考資料:
1.Understanding Diabetes and mental health from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Website: https://www.diabetes.org/healthy-living/mental-health
2.Diabetes and Depression: Coping with the two conditions from Mayo Clinic
Website: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diabetes/expert-answers/diabetes-and-depression/faq-20057904
3.Diabetes and Mental Health from CDC Website: https://www.cdc.gov/diabetes/managing/mental-health.html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Life Vol. 9, Issue 2, April-June 2016, pp.1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