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院進行足部檢查
利用10公克尼龍纖維與128Hz的音叉進行神經與周邊血管與足部皮膚、外觀等功能評估。
● 10公克的尼龍纖維:
主要偵測微小神經功能,在足部多個部位進行針刺測試,當尼龍纖維被壓至彎曲,即在足部施以10公克的壓力,若糖尿病友無法感覺到這10公克的壓力,代表已有神經病變的跡象,也意味著足部受傷的風險增高。
● 128Hz音叉:
偵測大神經功能,將震動的音叉放置在大腳趾,測試糖友是否能感受到震動感,如果無法感受到,也代表已有神經病變。
● 足部動脈脈動:
觸摸雙足處的足背與脛後動脈處,如脈動消失,代表血管可能阻塞,一旦足部有傷口,組織的癒合條件不足。
● 足部皮膚與外觀:
觸摸足部皮膚溫度,是否溫暖,如為冰涼代表血液循環不良;檢視足部外觀,包含有無足癬、趾甲修剪狀況、有無傷口、變形、皮膚是否乾燥、毛髮光澤度或是否脫落..等。
● 足踝與手臂收縮壓比值(ABI):
用來評估周邊血管硬化與阻塞程度。(延伸閱讀:跨年通宵麻將樂,我的血管恐不樂)
有許多糖尿病友在一年一次的足部檢查中,被衛教師發現足底有傷口,或是足部感覺喪失,才驚覺神經病變已悄悄上身,以為多年的高血糖對身體毫髮無傷,如今併發症早已上門。(延伸閱讀:觸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