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一新生糖寶貝,即將入學去,要注意什麼呢?

家有小一新生糖寶貝,即將入學去,要注意什麼呢?

一型糖尿病佔台灣總糖尿病人口約0.6%左右,根據2000~2016年間健保資料庫一型糖尿病每年新增464人,總計約有11,597人。台灣第一型糖尿病的發生率與盛行率相較歐美國家是低的,北歐與芬蘭的發生率最高。資料也發現台灣學齡前兒童一型糖尿病的發生率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這顯示一型糖尿病年齡層下降,這些小小糖寶貝越來越多。

當這些糖寶貝面臨入學階段,很多家長十分的擔心,是否能在學校獨自完成每日例行工作,照顧好自己的疾病,以及如何與學校溝通等,今天小編整了一些注意事項,提供給家中即將入學的糖寶貝家長參考。

入學前準備

1.報到前應先聯繫班導師與校護,說明相關注意事項。

2.準備緊急就醫卡,讓糖寶貝隨身攜帶,註明該疾病、治療方式、目前就醫機構以及緊急聯絡人資料,最好有2~3名聯絡人的資料。

3.備妥點心包,如有戶外教學或體育課,要隨身帶著,裡面備有餅乾、糖果、寶吉果汁。

4.備妥工具包,將胰島素注射工具與血糖機打包好。

5.下載學校菜單,可與營養師討論糖寶貝食用量,以及醣類計算。

6.將昇糖素相關用具準備好,放置保健室的冰箱中。

相關注意事項

 雖然校護為護理人員,但,不一定對該疾病有豐富照顧的知識,還是需要說明。並非將注射或血糖監測的照顧工作交給班導師與校護,而是讓他們了解一型糖寶貝每日例行疾病照顧工作,以及出現緊急狀況時,該如何協助。

 相關事項包含:

1.高、低血糖徵象與處理。(延伸閱讀:高血糖處理低血糖處理)

2.胰島素注射:包含注射劑量、時間。

3.血糖監測:
● 傳統血糖監測:每日監測時段,如中午餐前、運動前、疑似或發生低血糖時。
● 連續血糖監測系統(CGM):注意血糖結果與警報系統,目前即時型連續血糖監測系統可搭配手機App,可顯示檢測結果與警報,這需要告知班導師與校護,有些學校老師會監管兒童手機,一般CGM依靠藍牙傳遞資料,當傳遞距離過遠,會影響傳輸結果與相關功能。

4.說明緊急就醫卡、點心包與工具內容

5.進行體育課前應讓糖寶貝監測血糖,血糖值>250mg/dL,先暫緩該體能活動;血糖若低於100mg/dL要補充一份點心,才可進行體育活動;若處於低血糖(<70mg/dL),先進行低血糖處置,待血糖恢復才可進行體育活動。(延伸閱讀:行為怪異可能是低血糖搞得鬼糖友在運動中需要補充點心嗎?)

6.昇糖素的放置處與使用方式,需要教導校護與班導師緊急時如何施打。注意昇糖素的有效期限,以免過期。


從家中的父母親保護到獨自上學,這個階段對一型糖寶貝是踏出獨立的一小步,扛起自我照顧之責,建構從家中到學校完整的周邊照顧,讓糖寶貝除了照顧好疾病外,也慢慢探索這個世界。



參考資料
1.台灣糖尿病年鑑2020年第1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