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泌素不等於胰島素,可別搞混囉!

腸泌素不等於胰島素,可別搞混囉!

「林醫師,我想打針瘦身!!隔壁阿卿嫂打了針竟然瘦了6公斤。」原本糖友阿卿嫂一聽到要打針治療血糖,拚了命拒絕這個處方,自從衛教師解釋後,學習注射技巧,治療3~4個月後成果頗佳,不僅血糖控制,連帶體重也減輕,現在阿卿嫂走路有風,穿上塵封多年衣服,滿臉春風。以前讓病患打針治療血糖,病患抵死不從,現在倒底是什麼魔力讓病患接受打針? 

什麼是「腸泌素」?

腸泌素是人體遠端腸道所分泌的賀爾蒙。當食物進入腸胃道,就會刺激分泌腸泌素,食物分解成葡萄糖小分子,依據葡萄糖濃度多寡,進而適時地刺激胰臟中β細胞分泌胰島素量,不會造成血糖過度下降形成低血糖。直白地來說,腸泌素可以刺激胰臟分泌胰島素,它是腸道賀爾蒙的一種,可刺激某個器官產生另一種賀爾蒙,也可說它是個『誘發器』。
  腸泌素不是胰島素,沒有胰島素的副作用—體重增加、低血糖。截至目前,它跟胰島素相同,皆需要以注射的途徑進入體內。腸泌素可延遲胃排空,刺激大腦的下視丘產生飽足感,控制食慾,除了刺激胰島素分泌,同時也減少升糖素產生,使的肝臟減少製造葡萄糖,達到控糖與減重效果,根據研究,對餐後血糖控制的效果佳。(延伸閱讀:開心過年除舊佈新,醒來竟然在急診室)

腸泌素的副作用

所有的藥物都有副作用。所謂「藥物作用」,就是預期想要達到的目的或功效,就是作用;相對的,沒有預期或不想要的功效,就是「藥物副作用」。而腸泌素的副作用大都在腸胃道方面,如噁心、嘔吐、腹瀉、頭暈,急性胰臟炎則是較為罕見的副作用。

腸泌素注射頻率

目前在市場上有不同劑型、不同廠商的腸泌素,注射的頻率有一週一次、一天一次以及一天兩次的劑型,最好跟主治醫師討論,擬定個人最佳治療方案。目前僅適用在二型糖尿病患,配合醫療團隊,遵循處方用藥,進行血糖監測,規律運動與健康飲食,讓血糖控制達到理想範圍,遠離併發症。




參考文獻
1. 內科學誌 2011:22:401-408
2. 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in Diabetes-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