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的總類
台灣的粽子依地方或作法分為以下幾類:
一、南部粽(又稱水煮粽)
將餡料包好,放入大火水煮約1~2小時,吃起來口感軟黏,味道清淡,會淋上醬油膏、花生粉。
二、北部粽
將餡料和糯米炒過,再包進粽葉或竹葉裡蒸熟,由於事先炒過,味道較濃,吃的時候無需沾醬。
三、客家粽
粿粽:有別於南、北粽,客家粽不使用糯米,而是用糯米粉或再來粉,吃起來沒有米粒比較像粿。
米粽:使用蘿蔔乾、蝦米、紅蔥頭、香菇絲,加上糯米蒸過。
四、鹼粽
使用圓糯米以鹼水浸泡過,使用竹葉包裹蒸熟,裡面不再加任何餡料,口感像果凍,通常會沾蜂蜜、糖或果糖一起吃。
五、湖州粽
分鹹粽與甜粽兩種口味,甜粽主要棗泥或紅豆沙餡,長條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