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咪!懷孕期間喝糖水做檢查?

蝦咪!懷孕期間喝糖水做檢查?

文麗(化名)是一位二型糖尿病友,衛教師最近邀請文麗參加糖尿病計畫,並詢問發病史,原來文麗是在坐月子中暈倒送急診室,當時血糖值高達1000mg/dL,文麗表示連生三個小孩,都沒有在產檢中做過妊娠糖尿病篩檢,當時的寶寶出生體重大約4,300公克,衛教師推論文麗懷孕時應該有妊娠糖尿病,而當時的寶寶很遺憾的,在日後罹患一型糖尿病,文麗表示非常自責懷孕中沒有做好健康管理。

什麼是妊娠糖尿病

在懷孕中首次發現葡萄糖(又稱血糖)耐受異常,稱為妊娠糖尿病,包含在懷孕前未被診斷的二型糖尿病以及妊娠中、後期發現的糖尿病。 

在妊娠期間,胎盤分泌賀爾蒙導致葡萄糖濃度增加,一般而言胰臟會分泌足夠的胰島素,將這些葡萄糖轉換成能量儲藏至肌肉與肝臟中,但隨著懷孕週數增加,胎盤日趨長大,其分泌賀爾蒙量也隨之增加,使的胰島素阻抗性變大,有些懷孕婦女自身的胰島素無法有效將這些增高的葡萄糖進行代謝,使葡萄糖濃度持續上升,當超過正常範圍,就稱之為『妊娠糖尿病』。(延伸閱讀:寶貝,我要你比我健康)

何時做妊娠糖尿病篩檢

一般而言,會建議一旦懷孕就立即做糖尿病檢查,以確定是否已有二型糖尿病,二型糖尿病初期通常不易察覺,有很多婦女在懷孕前血糖就已經異常了,但,這個方式目前很多醫療機構較不普遍使用,原因是健保在第一次產檢時並不給付血糖檢測。多數是在妊娠24~28週時,配合產前檢查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

如何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

妊娠24~28週執行篩檢,可以採用一次步驟法二次步驟法來進行篩檢,一次步驟法就是在空腹時喝下75公克糖水,血糖超過正常範圍,則確診『妊娠糖尿病』。優點是對準媽媽而言一次就搞定,測試的流程簡單,但缺點是由於診斷標準放寬,會篩出很多異常的血糖,增加後續的醫療成本,但同時也會擴大保護範圍。

二次步驟法則是分成兩次步驟,第一次喝下50公克糖水,此方式優點無須空腹執行,如1小時後血糖≥140mg/dL,兩週後再進行空腹100公克糖水試驗,血糖超過正常範圍,則為確診『妊娠糖尿病』。這個方法對準媽媽而言較為麻煩,需要喝1~2次糖水測試,投入的檢驗成本較高,但相對能精準確認真實妊娠糖尿病的個案。

妊娠糖尿病產後有可能痊癒

如果是本來就是二型糖尿病,在懷孕前沒有被發現,而在懷孕中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檢被檢查確診,當然這一種類型的妊娠高血糖即使妊娠結束,糖尿病也不會消失,需要持續的治療。

在妊娠中、後期才發現的妊娠糖尿病,當妊娠造成高血糖的因素消失,有可能糖尿病也隨之消失,也有可能持續進行,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產後6~12週*應返院接受75公克糖水測試,來確認是否罹患二型糖尿病。由於曾經罹患妊娠糖尿病的婦女有極高的機會在日後發展成二型糖尿病,建議這些婦女最好每1~3年應該篩檢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婦女生出的寶寶日後也有較高的機會發展成肥胖症與二型糖尿病,像文麗的寶寶日後成一型糖尿病較為罕見,這些寶寶需要做好體重管理與維持良好生活型態,以預防日後糖尿病發生。(延伸閱讀: 糖友準媽媽,產後該怎麼照護?)

*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產後4-12週,進行糖尿病篩檢。




參考資料:
1. 第二十章妊娠糖尿病與糖尿病人的孕期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2018年治療指引
2. 第十六章懷孕與糖尿病‧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2014年核心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