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變成夜間俠?mkuser2024 年 6 月 14 日瑞特學糖, 糖尿病併發症 爺爺變成夜間俠? 2024.06.14 | 失智症 林爺爺是位高齡的糖尿病友,血糖控制還算平穩,糖化血色素【延伸閱讀:什麼是糖化血色素】大約都維持在7.8%左右,媳婦也很孝順的每三個月定期帶爺爺回新陳代謝科複診。但這半年來,林爺爺的糖化血色素像失控的雲霄飛車般地往上衝,讓主治醫師非常傷腦筋,思考著是否將林爺爺從口服藥改為胰島素治療。 行為怪異?竟是失智症在搞怪!白天一條蟲,晚上一條龍是林爺爺的最近的生活型態。白天睡覺,半夜出門遛狗!本來不碰甜食的他,竟然開始有藏零食的行為。更誇張的是,爺爺本來都會按時吃藥,但是這陣子的藥物幾乎完全沒有吃!一連串的怪異舉動實在讓媳婦覺得很怪。主治醫生聽完媳婦的敘述後,安排林爺爺至腦神經內科進行檢查,原來林爺爺罹患了失智症。 失智症 v.s. 老化現象很多人把失智症跟老化現象畫上等號,這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例如:記憶力衰退、語言功能失調、判斷力與思考力下降等。老化現象可能只是突然忘記某些事情,但事後會回想起來。相反地,失智症患者則對於自己所做過的事及說過的話完全沒有記憶。 糖尿病會導致失智症嗎?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 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患者; 平均每3秒就有一人被診斷為失智症患者。年紀越大,罹患失智症的風險越高。除此之外,糖尿病患者也是罹患失智症的高風險族群之一。高血糖會導致血管發炎進而引發腦內血管病變; 低血糖則讓大腦細胞缺乏糖份,造成損傷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因此,若血糖頻繁的上下起伏,對大腦血管的損傷是非常大的。 治療高齡糖尿病友要注意什麼?1. 積極量測血糖【延伸閱讀:如何進行血糖檢測】,監控血糖變化,避免高、低血糖發生【延伸閱讀:高血糖處理、低血糖處理】,尤其低血糖預防更是首要工作,低血糖容易讓高齡者發生意外,需要嚴防。2. 跨科共同治療,腦神經與新陳代謝需要共同攜手診治患者。3. 由於多為高齡患者,糖化血色素的目標不宜訂定過低,需要共同討論擬定合適的目標。 血糖控制目標1. 較少其他慢病,無認知功能障礙:建議糖化血色素<7.5%,餐前或空腹血糖90~130mg/dL,睡前90~150mg/dL。2. 多重慢病,中度認知功能障礙: 建議糖化血色素<8.0%,餐前或空腹血糖90~150mg/dL,睡前100~180mg/dL。3. 嚴重且末期慢病,重度認知功能障礙: 建議糖化血色素<8.5%,餐前或空腹血糖100~180mg/dL,睡前110~200mg/dL。參考資料:1.林毅欣(2018)。糖尿病與失智症之文獻回顧。內科學誌:29:86-912.台灣失智症協會(109年4月更新)。認識失智症。109年6月15日取自:http://www.tada2002.org.tw/About/IsntDementia 文章分類 血糖監測管理 血糖照護-飲食與運動 認識糖尿病 糖尿病併發症 最新文章 把握治療時機,拒絕併發症找上 C型肝炎與二型糖尿病的親密關係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糖友別因疏忽而斷送一條腿 血糖控制不佳 小心白內障找上門 控糖也要護心